常用的書籍裝訂方法:
·騎馬訂。書頁僅僅依靠2個鐵絲釘聯結,因鐵絲易生銹,所以牢度較差。適合訂6個印張以下的書刊。
·平訂。即鐵絲平釘。是將印好的書頁經折頁、配帖成冊后,在釘口一邊用鐵絲釘牢,再包上封面的裝訂方法。用于一般書籍的裝訂。因鐵絲易銹蝕以致書頁松散,現已少用。再者,平訂須占用一定寬度的訂口,使書頁只能呈“不完全打開”形態,書冊太厚則不容易翻閱,一般適用于400頁以下的書刊。
·鐵圈和膠圈裝訂。鐵圈和膠圈都屬于圈裝的裝訂形式。使用裝訂機在書籍的左側打孔進行安裝。它的主要優勢是便于翻看和隨時更換頁面。裝訂時經常用透明磨砂片作為封面和封底。一般用于會議資料,培訓文件,ppt文件。
·夾條裝訂。夾條裝訂又稱書式裝訂。韌性好,不易斷。使用裝訂機打孔然后將其裝到一條特制的細長的塑料桿夾條手壓即可。與圈裝類似同樣具有方便快捷、隨時更換內頁的特點。也可采用透明磨砂片作為封面與封底。
·開口圈環裝。內頁邊緣打孔,用鐵環穿過裝訂,方便開合。適合各種紙張裝訂收納,厚薄隨意裝訂 ,雙手交錯即可打開。需要借助打孔器進行裝訂。
·鎖線訂。又叫串線訂,書芯雖然比較牢固,但由于書背上訂線較多,導致平整度較差。
·無線膠黏訂。也叫膠背訂、膠黏裝訂。由于其平整度很好,目前,大量書刊都采用這種裝訂方式。但由于熱熔膠質量沒有相應的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使用方法還不規范,故膠黏訂書籍的質量尚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鎖線膠背訂。又叫鎖線膠黏訂,裝訂時將各個書帖先鎖線再上膠,上膠時不再銑背。這種裝訂方法裝出的書結實且平整,目前使用這種方法的書籍也比較多。
·塑料線燙訂。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裝訂方法,其特點是書芯中的書帖經過2次黏結,第一次黏結的作用是將塑料線訂腳與書帖紙張黏合,使書帖中的書頁得以固定;第二次黏結是通過無線膠黏訂將塑料線燙訂的書芯黏結成書芯,這種辦法訂成的書芯非常牢固,并且由于不用銑背打毛,減少了膠質不良對裝訂質量的影響。塑料線燙訂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由德國(前東德)引入我國,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在內地推廣應用。但在世界其他國家,這種裝訂技術應用較多。